格林维尔技术团队力助政府做好防控疫情有效措施
来源:
|
作者:greenvill
|
发布时间: 2020-03-12
|
3434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冠状病毒能存活于粪便中,可能存在粪口传播,格林维尔技术团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做好疫情有效防控措施。
2020年,新型冠状病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疫情发生以后,全国人民积极配合防护措施,做到勤洗手,戴口罩,保持人间距。
目前已知新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等。然而,于2月18日,
钟南山李兰娟团队已然证实新冠状病毒能够在粪便中存活,并且有可能存在粪口传播这一潜在传播途径。香港已经出现了上下楼之间的感染,包括淘大花园的教训,钟南山院士认为携带病毒的粪便或者污染物风干以后,病毒可能以空气为载体,被人吸入造成感染。众所周知,居民粪便是通过卫生间管道流入化粪池内,粪便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研究表明:1克粪便中含有1000万个病毒、100万个细菌、1000个寄生虫包囊和100个虫卵。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对人是有害。许多可怕的疾病有害微生物可通过粪便-口腔途径传播,比如肝炎、伤寒、霍乱、诺如病毒、小儿麻痹、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等,尤其是当粪便污染水源、食物、餐具和衣物之后,大多数有害微生物都会进入人体,对人造成伤害。
传播途径图
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格林维尔专业技术团队总结出以下几种经粪便传播的病毒可能潜在传播途径:
1、化粪池以及下水道未清理而产生堵塞,以致粪便和污染物无法及时排除造成满溢、倒灌;
2、化粪池内滋养的蟑螂、老鼠、苍蝇、蚊子等生物,病毒会以此为媒介进行传播;
3、化粪池及其管道在清理或疏通的时候,操作不当导致管道破裂,粪水从管道渗透出来,污染地下水源;
4、化粪池在清理及运输过程,不规范操作导致粪便污水泄漏。
5、作业人员无防护措施,导致细菌、病毒侵害人体。
针对上述问题,群众日常要如何防护,格林维尔建议广大客户和业主朋友做好以下日常防护:
日常防护:
1、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用正确的洗手方式洗干净;
2、便后冲马桶一定要先盖上盖子;
3、 地漏在不用的情况下,尽量封好;
4、及时进行消毒,防治“四害”。

现场消杀图
格林维尔技术团队:
1、建立标准的化粪池清理时间规定;
2、定期对化粪池进行消毒灭菌;
3、清理及疏通化粪池管道时,作业人员必须掌握一定技能及知识,要有安全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4、源头监控检测化粪池各类数据情况,实时掌握化粪池数据。
5、清理后粪便处置,必须具备正规的处理场地。
四害管理相关证书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作出应对部署,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加强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污水传播扩散。格林维尔技术团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于2020年3月6日荣获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厦门市除四害管理办法》相关证书。并且,竭尽所能配合政府做好防控疫情工作,打造出下水道、化粪池整体解决方案模式:
1、公司推出的(下水道/化粪池)物联网大数据监控平台,对下水道、化粪池内的甲烷气体,液位等进行实时监控,可预防发生爆炸、粪水横流等安全、环保事故,为教育系统提供智能化大数据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能,彻底杜绝社会安全、环保隐患;
2、公司自主研发的粪便处理车,能就地将粪便分离成中水和粪渣,彻底杜绝传统下水道、化粪池清掏疏通后偷排偷放、乱排乱放,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配合政府打赢环保攻坚战;
3、
有效防控可由粪便和污水传播的传染疫情,通过格林维尔29道标准化作业工序(其中3道工序为消毒剂消杀作业环节),能有效防控经粪便传播的疫情;
4、末端处理中心将粪渣转变为可再使用的生物菌有机肥,形成资源可循环再利用;
5、解决政府对下水道、化粪池监管难问题,对因粪便传播的疫情防控、杜绝安全隐患、防止二次污染有很大帮助;
6、提高化粪池使用单位管理效能,从人工巡视转变为智能监控,让业主更安全放心;
7、提高工作效率,传统清理服务需要2-3天时间,格林维尔设备只需2-3小时,优化作业时间;
8、为清理服务企业拓展市场占有量,扩大业务规模,产生规模效应。